浣溪沙·凤髻抛残秋草生

浣溪沙·凤髻抛残秋草生
转载浣溪沙·凤髻抛残秋草生
词牌名:浣溪沙|朝代:清朝|作者:纳兰容若
凤髻抛残秋草生。高梧湿月冷无声。当时七夕记深盟。
信得羽衣传钿合,悔教罗袜葬倾城。人间空唱雨淋铃。
注释
①凤髻抛残:谓凤髻散乱。比喻为爱妻逝去,掩埋了。凤髻,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。
唐宇文氏《妆台记》载:“周文王于髻上加珠翠翘花,傅之铅粉,其髻高名曰凤髻。”此处借指亡妻。
②湿月:湿润之月。形容月亮给人以湿润的感觉。
③信得二句:意谓原来相信仙人可以传递亡妻的信物,但后悔的是她的遗物都与她一同埋葬了。
羽衣,原指鸟羽毛所织之衣,后代指道士或神仙所著之衣,此处借指神仙。钿合,镶有金、银、玉、贝等之首饰合。
古代常以之作为表示爱情的信物。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唯将旧物表深情,钿合金钗寄将去。”罗袜,丝罗织成之袜。
此处代指亡妻的遗物。倾城,美女之代称,语出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李夫人》。这里代指亡妻。
④雨淋铃:即雨霖铃。唐教坊曲名。据唐郑处诲《唐明皇杂录补遗》云:“明皇既幸蜀,西南行初入斜谷,属霖雨涉旬,
于栈道雨中闻铃,音与山相应。上既悼念贵妃,采其声为《雨霖铃》曲,以寄恨焉。”这里是说亡妻已逝,如今唯有自己空自怅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