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牌名:破阵子|朝代:宋朝|作者:辛弃疾
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
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。沙场秋点兵。
马作的卢飞快,弓如霹雳弦惊。
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。可怜白发生!
注释⑴破阵子:唐玄宗时教坊曲名,出自《破阵乐》,后用为词牌。
⑵陈同甫:陈亮(1143—1194),字同甫,婺州永康(今浙江永康县)人。与辛弃疾志同道合,结为挚友。其词风格与辛词相似。
⑶挑灯:把灯芯挑亮。看剑:抽出宝剑来细看。
⑷梦回:梦里回到,说明下面描写的战场场景,不过是作者旧梦重温。吹角连营: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。角:军中乐器,长五尺,形如竹筒,用竹、木、皮、铜制成,外加彩绘.名目画角。始仅直吹,后用以横吹。其声哀厉高亢,闻之使人振奋。
⑸八百里:牛名。《世俗新语·汰侈》载,晋代王恺有一头珍贵的牛,叫八百里驳。分麾(huī)下炙(zhì):把烤牛肉分赏给部下。麾下:部下。麾:军中大旗。炙:指烤熟的肉,这里指烤肉吃。
⑹五十弦:原指瑟,此处泛指各种乐器。翻:演奏。塞外声:以边塞作为题材的雄壮悲凉的军歌。
⑺沙场:战场。秋:古代点兵用武,多在秋天。点兵: ...
菩萨蛮·问君何事轻离别词牌名:菩萨蛮|朝代:清朝|作者:纳兰容若
问君何事轻离别,一年能几团圆月。杨柳乍如丝。故园春尽时。
春归归不得,两桨松花隔。旧事逐寒潮,啼鹃恨未消。
古诗简介《菩萨蛮·问君何事轻离别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。该词上阕描写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,发出了离多会少的喟叹,下阕则通过啼鹃、旧事等语词,使感慨更为深沉。全词行文凄婉闲丽,抒发了词人身处他乡的孤独、伤感之情。
翻译/译文试问我为何轻易地离别?一年能有几次圆月。北国的杨柳刚刚如长丝,家园已是三春过尽时。春天归去我却不能归,行船松花江被江阻隔。往事悠悠像寒冷的江潮,裹啼的杜鹃怨恨未消。
注释⑴菩萨蛮:唐教坊曲名,后用为词牌,也用作曲牌。亦作《菩萨鬘》,又名《子夜歌》、《重叠金》等。⑵问君:词人自问。⑶一年能几团圆月:指自己与家人一年能团聚多久。⑷乍(zhà)如丝:指刚刚吐出新绿时。⑸故园:指词人家所在的北京。⑹春归:乘春而归家。⑺松花:松花江。⑻啼鹃(tíjuān):鹃,杜鹃,传说杜鹃啼叫声为“不如归去”。⑼恨:遗憾。
创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(1682)二月份,词人随从康熙到盛京告祭祖陵,并巡视吉林等 ...
青衫湿·悼亡词牌名:青衫湿|朝代:清朝|作者:纳兰容若
近来无限伤心事,谁与话长更?从教分付,绿窗红泪,早雁初莺。
当时领略,而今断送,总负多情。忽疑君到,漆灯风飐,痴数春星。
古诗简介词以小令见长,多感伤情调,间有雄浑之作。也能诗。有《通志堂集》。这么美的景,我是多么爱慕,恬静,幽雅,轻灵,可是,可是,没有你,这一切的存在又有何意义!你才是我的一切,才是我灵魂可以安逸,美丽,快乐的所在。你在我晶莹的泪光中浮现,那么美地笑着,袭着前世的爱,袭今生的眷念,雁飞了,莺也飞了,只有一滴滴的泪水,在我的脸颊流淌。
翻译/译文最近有太多的伤心事,我能与谁倾诉于这漫漫长夜?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,早春时节,窗外绿影婆娑,大雁归来,黄莺歌舞,任凭泪流满面。
当年与你欣赏美景,如今却丧失了,辜负了往日的一片深情。忽然一阵风吹,明灯随风摇动,我以为是你的魂魄回来了,罢了,我只能痴情地数星等待。
注释①从教分付:意思是一切都听任其安排。张元干《念奴娇》:“有谁伴我凄凉,除非分付,与杯中醽醁。”
②红泪:指伤离或死别的眼泪。参见《转应曲》(明月) 注①。
③漆灯:灯明亮如漆谓之“漆灯”。《世说新语》谓 ...
如梦令·正是辘轳金井词牌名:如梦令|朝代:清朝|作者:纳兰容若
正是辘轳金井,满砌落花红冷。
蓦地一相逢,心事眼波难定。
谁省,谁省。从此簟纹灯影。
注释辘轳金井:谓装有辘轳的水井。辘轳,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。金井,指施有金碧辉煌的雕栏之井。
簟纹灯影:意思是说,空房独处,寂寞无聊。簟(diàn)纹,指竹席之纹络,这里借指孤眠幽独的景况。
生查子·鞭影落春堤词牌名:生查子|朝代:清朝|作者:纳兰容若
鞭影落春堤,绿锦鄣泥卷。脉脉逗菱丝,嫩水吴姬眼。
啮膝带香归,谁整樱桃宴。蜡泪恼东风,旧垒眠新燕。
古诗简介《生查子·鞭影落春堤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。此词上片写作者骑马游经春堤,堤岸与春水之景;下片写归来面对樱桃宴时落寞的心情。
注释①“鞭影”二句:意谓马鞭的影子投落在春堤上,鄣泥微卷,春日的水面碧绿如锦。鞭影,马鞭之影。鄣泥,即马鞯。因垫在马鞍下,垂于马背的两旁以挡尘土,故称。
②“脉脉”二句:谓菱丝蔓蔓,缠绕交织,仿佛脉脉含情,嫩绿的春水好像是吴姬的眼波。菱丝,即菱蔓。吴姬,指吴地的美女。
③啮膝:良马名。元末高明《琵琶记·杏园春宴》:“飞龙、赤兔、啮膝……正是青海月氏生下,大宛越睒将来。”
④樱桃宴:科举时代庆贺新进士及第的宴席。始于唐僖宗时期。王定保《唐摭言·慈恩寺题书游赏赋咏杂记》:“新进士尤重樱桃宴。乾符四年,永宁刘公第二子覃及第……独置是宴,大会公卿,时京国樱桃初出,虽贵达未适。而覃山积铺席,复和以糖酪者,人享蛮榼一小盎,亦不啻数升。”
⑤“蜡泪”二句:意谓面对蜡灯烛泪伤春的意绪又油然而起,那梁上的旧巢依 ...
生查子·惆怅彩云飞词牌名:生查子|朝代:清朝|作者:纳兰容若
惆怅彩云飞,碧落知何许。
不见合欢花,空倚相思树。
总是别时情,那待分明语。
判得最长宵,数尽厌厌雨。
古诗简介《生查子·惆怅彩云飞》写长夜怀思的苦情。上片说彩云飞逝,不知飘落高天何处,这显然是托比之法,意在说所爱之人踪影全无,而今只落得空倚相思树的悲凉情境了。下片则说别时之情景长存,而使他彻夜不眠,辗转反侧,并甘愿忍受着这凄清孤独之苦。词重在心理刻画,婉转深细,是一首悼亡之作。
翻译/译文那天,和你分别,彩云飞处,轻轻挥手。
千言万语,在心中……那得分明语?
人生,最浓最痛,当是爱到血肉相连,却不得不分开。
有时,是没有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,有时,是不能爱,不可以爱。
欲言又止,欲说还休,万千心事,谁与共?只随浮云掠过。
不见合欢花,空倚相思树。
悄无人处,宿雨厌厌,空庭乍歇。
注释①合欢花:与下句的相思树对举,均有双关意。相思树,见《减字木兰花》(花丛冷眼)注②。
②判得:甘心情愿地。判,同“拚”、“拌”。
③厌厌:绵长之意。南唐冯延已《长相思》:“红满枝,绿满枝,宿雨厌厌睡起迟。”
生查子·东风不解愁词牌名:生查子|朝代:清朝|作者:纳兰容若
东风不解愁,偷展湘裙衩。
独夜背纱笼,影著纤腰画。
爇尽水沉烟,露滴鸳鸯瓦。
花骨冷宜香,小立樱桃下。
翻译/译文是谁,把心事的倒影,描摹成哀愁的形状?
是谁,在春风中借着朦胧的星光,含蓄地编织着,穿越烟雨的忧伤?
有人说,最凄凉最弄人的不是你知道,失去所爱的那一刻,而是你还在徘徊,犹未知道已经失去。
所以从此,只有相思无尽处。
只有,此恨绵绵无绝期。
而那最后深情的一吻,便是:
为伊消得人憔悴。
注释①湘裙视:指用湘地丝绸制做的裙衩。
②纱笼:灯笼。
③”爇(ruò)尽”句:谓沉香已经燃尽。爇,燃烧。水沉,即水沉香、沉香。
④花骨句:意谓夜来天寒露冷,而花蕾却发出宜人的香气。花骨,花骨朵,即花蕾。
生查子·短焰剔残花词牌名:生查子|朝代:清朝|作者:纳兰容若
短焰剔残花,夜久边声寂。
倦舞却闻鸡,暗觉青绫湿。
天水接冥蒙,一角西南白。
欲渡浣花溪,远梦轻无力。
注释①边声:参见《满江红》(代北燕南)注①。 ②倦舞句:《晋书·祖逖传》:“(祖逖)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,情好绸缪,共被同寝。中夜闻荒鸡鸣,蹴琨觉曰:‘此恶声也。’因起舞。”后以此作为壮士奋发之典。这里则谓倦于“起舞”却偏偏“闻鸡”的矛盾心情。
③青绫:青色的有花纹的丝织物。古代贵族常以之制作被服帷帐等。
④冥蒙:幽暗不明。江淹《杂体诗·效颜延之侍宴》:“青林结冥蒙,丹嵘被葱蒨。”
赏析/鉴赏诗人身在边地,入夜起徘徊,离忧难禁,惆怅难眠。上片“倦舞”句用典出新出奇,深藏了诗人的隐怨。下片以浪漫之笔法出之,写梦里情景,于迷离倘恍中表达了怨情与离忧交织的款曲。
生查子·散帙坐凝尘词牌名:生查子|朝代:清朝|作者:纳兰容若
散帙坐凝尘,吹气幽兰并。
茶名龙凤团,香字鸳鸯饼。
玉局类弹棋,颠倒双栖影。
花月不曾闲,莫放相思醒。
古诗简介《生查子·散帙坐凝尘》是清代著名诗人纳兰性德的作品之一,词中生动地描绘了贵族之家绮艳优裕的生活。这种内容的描写,在纳兰的词中是不多见的,应是纳兰性德的早期之作。
注释①生查子,唐教坊曲名,后用为词牌,《熟煌曲子词》中有此调,唐韩偓所作为最早。因朱希真词有“遥望楚云深”句,故又名《楚云深》。生查子,生楂子,多少青涩,几多皱眉,历来,多抒写怨抑感伤之情。
②散帙二句:散帙,本指打开的书帙,此处借指读书。凝尘,尘土聚积。此处有不过分讲究居处之意。《晋书·简文帝纪》:“帝少有风仪,善容止,留心典籍,不以居处为意,凝尘满席,湛如也。” 吹气幽兰,谓美女气息之香胜于兰花。这二句意谓读书之时,身边有爱妻(或指美人)伴坐。
③茶名二句:谓品味着龙凤团名茶,燃着鸳鸯饼的香料。龙凤团,茶名,即龙团凤饼,为宋代著名的贡茶,饼状,上有龙纹,故名。鸳鸯饼,形似鸳鸯的焚香饼。一饼之火,可熏燃一日。
④玉局二句:玉局,棋盘之美称。弹棋,古代一种 ...
《诗经·桃夭》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桃之夭夭,有蕡其实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室。桃之夭夭,其叶蓁蓁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人。
译文桃花怒放千万朵,色彩鲜艳红似火。这位姑娘要出嫁,喜气洋洋归夫家。桃花怒放千万朵,果实累累大又多。这位姑娘要出嫁,早生贵子后嗣旺。桃花怒放千万朵,绿叶茂盛永不落。这位姑娘要出嫁,齐心协手家和睦。
注释⑴夭夭:花朵怒放,美丽而繁华的样子。⑵灼灼:花朵色彩鲜艳如火,明亮鲜艳的样子。华:同“花”。⑶之子:这位姑娘。于归:姑娘出嫁。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,故称“归”。于:去,往。⑷宜:和顺、亲善。⑸蕡(fén):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。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。有蕡即蕡蕡。⑹蓁(zhēn):草木繁密的样子,这里形容桃叶茂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