摊破浣溪沙·一霎灯前醉不醒词牌名:摊破浣溪沙|朝代:清朝|作者:纳兰容若
一霎灯前醉不醒,恨如春梦畏分明。淡月淡云窗外雨,一声声。
人道情多情转薄,而今真个不多情。又听鹧鸪啼遍了,短长亭。
古诗简介词牌“摊破浣溪沙”其实就是“山花子”,文人给词牌起名字一定要遵循时代的标准和自己的需要。给它起个合意的名字,就仿佛它和自己亲,成了情人一样,心里爽了,灵感也容易找到些。其实两者的格律是一样的。来说说“山花子”为何叫做“摊破浣溪沙”。《饮水词》中“浣溪沙”就最多。《词谱》取“五代李璟词,注唐教坊曲名。”(李璟就是李后主的老爹,父子俩爱好颇一致,都好音律,擅填词)
注释①一霎:一霎那,谓极短的时间。 ②恨如句:言怕醉中梦境与现实分明起来。
摊破浣溪沙·欲语心情梦已阑词牌名:摊破浣溪沙|朝代:清朝|作者:纳兰容若
欲语心情梦已阑,镜中依约见春山。方悔从前真草草,等闲看。
环佩只应归月下,钗钿何意寄人间。多少滴残红蜡泪,几时干。
眼儿媚·独倚春寒掩夕扉词牌名:眼儿媚|朝代:清朝|作者:纳兰容若
独倚春寒掩夕扉,清露泣铢衣。玉萧吹梦,金钗划影,悔不同携。
刻残红烛曾相待,旧事总依稀。料应遗恨,月中教去,花底催归。
注释①铢衣:传说仙人所穿的衣裳,仅数铢重,故借指极薄极轻的衣衫。
②玉箫三句:意谓曾经有过幸福美好、相携相恋的时机,却偏偏失掉了。 玉箫,见《采桑子》(土花曾染湘娥黛)注④。此处与“金钗”同借指所恋之人。 划影,指不真切之画像或美景。
③刻残红烛:古人在蜡烛上刻度,烧以计时。此谓在红蜡烛上的刻度.已经烧残,即夜已深沉。
眼儿媚·咏梅词牌名:眼儿媚|朝代:清朝|作者:纳兰容若
莫把琼花比澹妆,谁似白霓裳。别样清幽,自然标格,莫近东墙。
冰肌玉骨天分付,兼付与凄凉。可怜遥夜,冷烟和月,疏影横窗。
注释①梅:梅花,落叶乔木。种类甚多。叶卵形,早春开花,花多白色、淡红色,味清香。可供观赏。果食可食,可入药。《诗经·召南·漂有梅》:“摽有梅,其实七兮。”朱熹集传:“梅,木名,华白,实似杏而酢.”
②凉花:见《梦江南·其七》注②。
③霓裳:谓神仙之衣裳。相传神仙以云为裳。《楚辞·九歌·东君》:“青云衣兮白霓裳,举长矢兮射天狼。”这里是以白霓裳比喻梅花之色泽形貌。
④标格:风范、风度。参见《梦江南》(新来好)注③。
⑤莫近东墙:程垓《眼儿媚·咏梅》:“一枝烟雨瘦东墙,真个断人肠。”
⑥冰肌句:谓梅花之美丽的色形风采是天之所付.与。 冰肌玉骨,指女子洁美之体态,此处借喻梅花之娇好。 分付,付与、交给。
⑦疏影:疏朗的影子。多用于形容梅花之形貌。宋林逋《山园小梅诗》: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”
眼儿媚·重见星娥碧海槎词牌名:眼儿媚|朝代:清朝|作者:纳兰容若
重见星娥碧海槎,忍笑却盘鸦。
寻常多少,月明风细,今夜偏佳。
休笼彩笔闲书字,街鼓巳三挝。
烟丝欲袅,露光微泫,春在桃花。
注释①重见句:星娥,织女。槎,木筏。李商隐《海客》诗:“海客乘槎上紫氛,星娥罢织一相闻。”张华《博物志》记载:“旧说云:天河与海通,近世有人居海滨者,年年八月有浮槎去。”碧海,参见《画堂春》笺注。
②盘鸦:女子梳头,又指发髻。 李贺《美人梳头歌》:“织手却盘老鸦色,翠滑宝钗簪不得。”梅尧臣《次韵和酬永叔》:“公家八九妹,鬒发如盘鸦。”
③休笼句:赵光远《咏手》诗:“慢笼彩笔闲书字。”
④街鼓:更鼓,多设于谯楼。
⑤挝:击鼓。
⑥露光句:周邦彦《荔枝香》词:“夜来寒浸酒席,露微泫,舄履初会,香泽方薰。”周词写男女暂聚,容若词亦同。
忆秦娥·山重叠词牌名:忆秦娥|朝代:清朝|作者:纳兰容若
山重叠。悬崖一线天疑裂。天疑裂。断碑题字,苔痕横啮。
风声雷动鸣金铁。阴森潭底蛟龙窟。蛟龙窟。兴亡满眼,旧时明月。
注释①龙潭口:龙潭山口,地在清代吉林府伊通州西南,即今吉林市东郊龙潭山。此处有“龙潭印月”之胜景。康熙二十一年(1682)春,作者扈驾东巡过经此地。又,今山西省盂县北之盂山亦有“龙潭”,又称“黑龙池”。作者曾几度赴山西五台山,本篇所指或为此地。
②悬崖句:谓群山环绕,举头望去,天空只露一线,仿佛是天幕裂开了。
③古苔横啮:意谓断碑上长满了苍苔,那苍苔好像是啃咬着碑文。
④风声句:谓龙潭口处如同风雷大作,发出了金征戈矛撞击般的巨大声响、 鸣金铁,形容风雷声如同金征戈矛撞击之声。